您的位置: 首页党建工作 → 正文
党建工作

【主题教育进行时】系列报道|文学院万奇:三十五年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

[日期:2019-11-29]

万奇,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,文艺学专业中国文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兼任中国《文心雕龙》学会副会长、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、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(第九届)、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、内蒙古写作学会会长等职。主要从事《文心雕龙》、中国文论、写作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2016—2017年度“爱岗敬业”先进个人,2018年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—2018年度“教书育人”先进个人。


有一年冬天,万奇讲完了那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课,当他打开书包放教科书和讲义时,忽然发现书包里有一张卡片和一副手套。卡片上写着:“万老师:您好!您讲课旁征博引,富有激情,令我钦佩;今后要以您为榜样,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。今年冬天很冷,给您买一副手套保暖……”看到这里,万奇的眼眶湿润了。这是来自教师这个职业的感动,这是属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。


“不是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,而是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我。”


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这个庭院里勤勤恳恳、埋头耕耘了三十五年的万奇这样说道。回顾自己三十五年的教书历程,万奇感慨良多,他认为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:用心、关心、潜心。


undefined


一丝不苟,用心教书


当年报考大学专业,酷爱写作、心里有着一个作家梦的万奇是冲着“中文系”这三个字去的。至于当不当教师,他从来没想过。可是当他顺利入学后却发现,这里与他最初的想法落差太大:中文系并不是培养作家的。

怎么办?既来之,则安之。中文系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老师,他便向这个方向努力。直到大三时在丰镇一中的一个月实习,他找到了当教师的感觉:“原来当老师也挺好的”。

毕业后,万奇选择留校任教,跟着王志彬老师做了一年的写作课助教后,他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职业。之后,万奇开始了独立任教,他兢兢业业,无论讲哪门课,都一丝不苟地用心备课。先后给本科生开设写作(基础写作)、礼仪文书写作、《文心雕龙》创作论研究等课程;招收研究生后又讲授中华文论研究、《文心雕龙》精读、近现代文论名著选讲、论文写作指导等课程。

在备课与讲课的过程中,万奇渐渐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,并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身份。

在感受到获取知识的愉悦的同时,他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热情传递给学生们。因此,他在讲授时注重知识传授的科学性与系统性,表达的准确性与趣味性,且有意识地把自己感情贯注其中。他的课堂,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学生们认为“听他的课是一种审美的享受,能够充分领略中文之美和中华文化之美”。就像是那位“匿名”学生冬日里送给他的手套,学生们的认可和感恩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万奇的心。“每当想起我的用心付出,得到了学生的真情回报,有什么奖励能比他们的肯定更令人骄傲、自豪的呢?”他说:“是学生们的鼓励使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,让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。”


是学生们的鼓励让他继续热爱,是他心中的热爱让他坚守三十五年。


相信吧,热爱可抵岁月漫长。巴金说,作家要“把心交给读者”,而万奇说:“教师,我要把心交给学生。”


春风化雨,关心学生


万奇一直视学生如己出,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。在他看来,“关心”既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,也有对学生生活上的关爱。这种关心体现在很多方面。

(一)“底线”教育。 万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:做人要守住“底线”。所谓的“底线”有三:一是法律底线。即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,不能做违法的事。二是道德底线。即要遵守公共道德,不能做有违道德的事。三是职业道德。即要遵守职业行为规范,不能违反职业伦理准则。“这三个要求看似不高,但其实知易而行难。由于种种原因,社会上有太多唱高调的人,他们说一套,做一套,知行分离。我希望自己教过的学生,能守住底线,知行合一,不做只会唱高调的伪君子。”他这样解释道。

(二)专业教育。专业方面。万奇认为主要应该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,指导学生阅读专业经典、从事专业研究与写作。他曾带过一位语文教育硕士,因本科学的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,基础较差。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入门,万奇向她介绍了语文教育学的相关知识,不仅开列阅读清单、教她如何做读书笔记,而且坚持每月与学生面谈一次,研讨相关的问题。之后为了保证她能顺利通过答辩,万奇很早就和她商定学位论文题目,并且帮助她做好文献综述,搭好论文框架;在这位学生完成论文初稿后,万奇仍和她一起讨论、修改。经过细细地打磨(前后九易其稿),学生的论文顺利通过了预答辩、扫红、区外盲审、答辩,并被学校评为了优秀论文。通过这次学位论文的写作,这名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,毕业后也已成为某中学青年教师骨干。

(三)生活上关爱。除了专业上严格要求外,万奇在生活上也十分关心学生。万奇老师与他的研究生每年都有定期的小型聚会。在聚会上,万奇做主持人,让不同年级、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畅所欲言,交流对生活、学习的看法。这种沙龙式的聚会不仅密切了学生之间的关系,更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。他回忆起曾带过的一位学术型硕士,是一位他近几年见到的少有的优秀学生。“相处久了,我觉得她就像我的女儿一样。毕业时她给我写了一封信,她说,老师待我就像父亲一样。我虽然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,但您是我一生的骄傲。我非常感动,师生关系能处到这种程度,实属不易。”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这件事使万奇更加认识到:“只要你真诚地对待学生,爱护学生,她们也会爱你、尊敬你。”


砥志研思,潜心科研


科研和教学都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,二者缺一不可。万奇认为:它们是共同围绕着育“人”这个中心工作展开的。即育人是“体”,科研和教学是其“两翼”(“一体两翼”)。至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,他的体会是:“教学是科研的基础,科研是教学质量的保证。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是科研的对象,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,又有力地促进教学,提升教学质量。二者是良性互动的关系。”

如前所述,万奇主要从事写作和《文心雕龙》的教学工作,这二者也是他的科研对象。在写作学方面,万奇发表了《论写作学之本体》、《写作基本规律再认识》、《物意文模式之再思考》、《现代写作学研究的几个问题》、《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概览》等二十多篇论文,并先后出版了《桐城派与中国文章理论》(自撰,内蒙古教育出版社,1999)、《文心之道:汉语写作论说》(自撰,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2006)、《礼仪文书写作指要》(自撰,内蒙古大学出版社,2005)、《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》(副主编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2)、《基础写作教程》(编委,高等教育出版社)等论著。其中《论写作学之本体》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(中国社会科学院,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,1994),《桐城派与中国文章理论》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2000),《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》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2003),《文心之道:汉语写作论说》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(2008)。在《文心雕龙》学方面,万奇主持并完成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“《文心雕龙》悬疑研究”(2007—2010),并且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《文心雕龙》汇释暨百年‘龙学’学案”(项目批准号:17ZDA253)之子课题“《文心雕龙》精义今释”研究。发表了《<文心雕龙>之书名、框架和性质今辨》、《内蒙古<文心雕龙>研究述略》、《<文心雕龙·铨赋>篇探微》、《声得盐梅,寄在吟咏:<文心雕龙·声律>篇探析》、《居今探古:论王志彬对<文心雕龙>的研究与应用》等十余篇论文,出版《<文心雕龙>探疑》(主编,中华书局,2013)、《文心雕龙文体论新探》(主编,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,2012)、《文心雕龙精选读本》(与黄维樑合撰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)。其中《<文心雕龙>探疑》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(2016)。万奇教授在写作学、《文心雕龙》学两个学科领域均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,在学术界也有很高的享誉度:曾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(第六、第七届),现在兼任中国写作学名誉副会长(第九届)、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(2018)、中国《文心雕龙》学会副会长(2019)、内蒙古写作学会会长等职。

此外,万奇在2003年至2010年连续四次入选内蒙古自治区“新世纪321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。2010年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“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”。2011年入选学校首批“十百千”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。



三十五年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用心教书,关心学生,潜心科研,三个“心”是万奇工作的真实写照,作为一名教师,他兢兢业业、尽职尽责,在科研方面,他潜精积思,也收获了累累硕果。可他,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,“如果以更高的标准来看,我还做得不够。我愿认真查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,不辜负学校各级组织的信任与栽培,力争上游,为党徽争光,为党旗添彩。”

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,他们就像我们生命中的那一缕光,永远散布在我们周围,永远给予我们温暖与爱。


师者如光,照亮每个在暗夜里独行的我们。


三十五载岁月,三十五载尘与土,是一颗热忱而真挚的心,是一份永恒不变的责任。



上一条:文学院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传“诵”经... 下一条:传承优秀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:刘伟博士系列党课开讲